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艺都花坊 2025-02-12 行业报 11 次浏览 0个评论

最近很多人吐槽《封神》,认为剧本出了大问题:男主角姬发性格成长不够,没立起来。我不同意这种说法,完全搞错了。男一号明明是纣王,或者说,是费翔。

说费翔是真正的男主,这是老好莱坞早就定下的规矩——谁的咖位大,谁就是主角。不管影片怎么开场,只要人群里出现了鲍嘉,甭问,这伙计肯定是男一号。鲍嘉怎么可能是配角呢?你也不用担心他会早挂,经纪人头一个就不同意。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两部《封神》海报中费翔饰演的纣王位置的变化

“封神”,成在费翔,败也在费翔。或者说,成功在于选了费翔来演商纣,这促成了第一部的火爆;失败在于没有继续保持费翔的戏码,这导致第二部口碑大跌。第二部票房不佳,就赖费翔戏份太少。这才是根本原因。其实第二部的工业水平还是略高于第一部,特效也很不错,除了殷郊的蓝精灵形象比较拉分,其他都有进步。故事是比较拉胯,但是,商业成功的核心要素,就看能不能触到潜意识的爽点,观众有谁真正在乎故事呢?贾玲特别明白这一点,从来不背戏剧性包袱,李焕英的热辣滚烫,需要什么故事?

纣王必须要由老偶像费翔来演,才算有形,才算恰如其分,才算对得起纣王的风采。乌尔善巧妙地用颜值为纣王翻了案。纣王依然残暴,但残暴正是魅力的隐秘来源。正如史书所载的殷寿,质辨捷疾,闻见甚敏,材力过人。何况,还有新增的情种人设,对妲己一往情深。观众需要看这样的霸道总裁。这种偶像气质,让质子们心仪,也赢得了少年姬发的爱戴。这故事很俄狄浦斯。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《封神1》中费翔饰演的纣王十分出彩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费翔塑造了一个迥异于传统形象的纣王

电影里,殷寿不失为一个合格的君主。乌尔善像马基雅维利那样,悄悄劝我们说,不能以寻常道德来要求帝王,为巩固权位和邦国大计,不惜父子反目、手足相残,原本不足为奇,何况,这还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创伤。当上天降下诅咒,殷寿也并不拒绝以身献祭,还是表现出了帝王的崇高牺牲精神。闻仲的愚忠自有根据,按小说中的描述,闻太师虽然反对纣王的残暴,却依然要维护大商的基业,最终战死沙场。

在商王高大形象衬托下,姬发就是个弱鸡。不但先天缺乏君主品质,而且后天“成长”还发育不良,到了第二部结束,我们还看不到任何主角光环。我是不太相信第三部他可以完成基因突变式的弧光。

编导压根儿也没打算让他成长,姬发,永远是一个披着主角外衣的配角。编导明藵实贬,不失时机地损害着他身上的君王德性和统帅才具:莫名其妙的恋爱脑和“小不忍”,天真愚蠢的投降主义,哪有半点领袖气质?虽不乏匹夫的小小血气之勇,却毫无大局观,屡置西歧百姓于险地。相比殷寿,谁才是真正的王者,昭然若揭。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于适饰演的姬发被认为“成长”不足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纣王的君王形象十分饱满

路演和宣发的主角,都是daddy费翔。这种推广策略,说明制片方很清楚片子的潜在主题,更明白利益所在。但是,他们也很纠结,毕竟,纣王的暴君形象深入人心,决不能违反主流的政治正确,正面表现纣王,不但难以过审,也说服不了自己的启蒙主义小良心。当然,主要是怕说服不了市场,观众虽爱看偶像派的纣王,但理性上并不承认。电影必须跟着身体和感性走,还不能让观众认识到这个真相,从而恼羞成怒。

这就带来了电影表达的纠结矛盾,微妙的拿捏和欲迎还拒、半推半就的拉址,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。乌尔善边推敲边喃喃自语。这种矛盾导致了剧作的失败,因为它必须失败,才能成功。

对第三部做个预测吧。按这个逻辑走下去,我们只能在大结局里迎来纣王英雄般的谢幕了,虽然作为反派死于无法抗拒的命运,他却会享受悲剧的美学待遇——包括他和妲己的爱情。面对鹿台的熊熊烈焰,姬发将投去暧昧复杂的一瞥。他始终生活在纣王的阴影中。那个为华夏文明奠定千年根基的武王,是立不起来的。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叙事视角转向西岐,《封神2》中纣王的戏份大大减少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费翔在《封神2》的路演和宣发中依然占据重要位置

乌尔善不会选择站在内心软弱的姬发一边。他站在超人式的强者一边。

《翦商——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》2022年出版,2023以后大火,如果按李硕的说法,武王克商标志着文明曙光的初现,那么,殷商则代表了来自文明之外的凝视——它来自闻仲额头上的眼睛,也来自费翔混血的眸子。封神榜成为热门IP,唤起了超历史的历史热情,激荡起原始美学的神秘狞厉。这并不是偶然的。当今的全球世界,新型的“截阐”之争正在展开。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李硕《翦商——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》书封

徐老怪也选择站在截教一方。郭靖和姬发处于同样的叙事位置。在《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》中,郭靖同样是历史的被动角色,自始至终,没有发出改变历史的行动。我们只看见他不停的长距离奔跑,最高潮的行动不过是两军阵前的空洞演讲——大汗的主动撤军,甚至让郭黄都不敢置信。在两个半小时里,郭靖不是在表演神功,就是在演习操练,其余时间就是找黄蓉。黄蓉只负责被找、反找或逃跑——逃脱欧阳锋。他们始终是盲目的,小说中聪慧绝伦的黄帮主,沦落到只知道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,为小儿女的爱情哭哭啼啼;郭大侠见到满街的电焖叫花鸡广告,仿佛“高仓健”看到“幸福的黄手帕”,瞬间忘掉了国之大者。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《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》中郭靖“演讲”退兵被评论者诟病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巴雅尔图饰演的大汗。

抗元大义,阴差阳错,转移到失心疯的欧阳老英雄身上,“金刀附马”却始终维护大汗的安全,多么像《英雄》中的无名啊。徐克表面上颂扬郭靖的侠之大者,视角却悄悄落在大汗的马背上,它才代表着攻城掠地的历史精神啊——剧中的大汗真是好有王者之风。这和乌尔善的立场是不是有些相似?

乌尔善和徐克知道,必须表面上讲“反抗强权”的主题,这是立场正确问题,但市场的实惠才是根本,殷寿不能真骂。怎么办呢?

想起抖音上刷过的一则视频,公交车上,北京大妈和年轻姑娘抢座,起了冲突。大妈义正辞严说,年纪轻轻小姑娘,长得这么漂亮,一点没礼貌!小姑娘立马熄火,乖乖让了座。一句话,既维护了尊严,守住了道德至高点,又捞了实惠。各自满足核心利益。大妈有里有面,情商高呀。

“射雕”的旁白显示了叙述视角的错误:开头是郭靖,最后却是华筝。叙事学上的错误,未必就是表意上的错误。作为大汗的女儿,华筝其实代表了历史的主动视点,张文昕的表演为什么出彩?还是故事赋予了她精神深度和戏剧空间。剧终时华筝策马独立于草原的黄昏,无端地让我想起《乱世佳人》最后的剪影,南方种植园的女儿斯嘉丽,抛弃失败的感情,从父辈的土地汲取能量,焕发出面对历史、继续生活的勇气。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张文昕饰演的华筝赢得好评

表里不一,自相矛盾,导致了故事逻辑的混乱和叙事的割裂,《唐探1900》同样有这个毛病,但是在外表上却处理得很光滑,虽然一会儿搞笑,一会儿煽情,让观众不知所从,切换不及,难免尴尬。应该说,陈思诚,在把握时代脉搏上,还是第一流的,他表达的机智,也无人能及。精准切脉,爽点配方,揉合低级笑话、屎尿屁和各种杂耍,然后塞进一个悬疑探案的筐里,不露痕迹。说他是时代精神和商业运营的精算师,毫不为过。他的票房稳定,真是靠实力。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周润发、王宝强、陈思诚在《唐探1900》宣发活动上

主流的电影人,得大换血了。第五代早该集体彻底退场了,第六代已没有什么市场,70后精算师只能是一个过渡。新世纪以来,凭靠人口基数和经济总量撑开的巨大电影市场,固化了陈腐的利益格局,纵容了“影视圈”的生产惰性:反正中国观众不挑食,多快烂省的电影照样可以大卖,干嘛还用心拍?如今,观众没那么好骗了,几代电影人的老把戏也已用光,当年港片人才带来的活力也耗尽了。现在的局面如不改变,今年的春节档的爆火,说不定就是中国电影业的回光反照。

一个饺子下锅不叫饺子下锅。中国电影的大锅需要更多的饺子。

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

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导演饺子在指导中

(刘复生,北京大学文学博士,现任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,海南省文联副主席。)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生活安排日历,本文标题:《刘复生|为什么让费翔演纣王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
网站统计代码